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5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234篇
基础科学   228篇
  449篇
综合类   2313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704篇
园艺   366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01.
 本研究从陕西分离得到61株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spp.),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7个分离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PDA、PSA、PMA和PE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好,但在PDA上的菌落颜色和产孢情况差异很大。各分离株均能在5~32℃生长,但对35℃以上高温的适应性差异较大;所有分离株均能在pH4~9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5~6;光照对各分离株的菌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分离株均可在Cza-pek培养基及供试的其它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氮源。采用烫伤接种的方法,分别以菌饼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苹果离体枝条,两者均可侵染发病,但各分离株致病力差异显著,其中菌落颜色为黄褐色的菌株致病性强。因此,根据菌落颜色、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可将这7个分离株划分为3个类群:Ⅰ型为黄褐色强致病类群,但各分离株的产孢量有差异;Ⅱ型为乳白色不产孢的弱致病类群;Ⅲ型为灰褐色易产孢弱致病类群。其余54株分离物均属于Ⅰ型,这些结果说明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多样性和致病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2.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和指示土地退化的生物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水分指数和土壤盐碱化4个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每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基于ASTER,SPOT,TM,MODIS产品以及野外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对新疆艾比湖地区2000年8月至2004年8月的土地退化状况进行了评价,并且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土地退化研究的适用性及其优缺点.研究表明:艾比湖地区耕地退化现象普遍,占耕地总面积的55.78%,分布广,程度重.  相似文献   
103.
以美味牛肝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多糖发酵主要影响因子和发酵培养基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单因子培养基优化处理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选择出3个对牛肝菌多糖发酵影响较大的因子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最适培养基为20.0g葡萄糖 7.0g酵母粉 3.0g黄豆粉 1.0gKH2PO4 0.5g MgSO4·7H2O 0.5 gMnSO4·H2O.  相似文献   
104.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贺兰山高山草甸进行数量分析。主要的结果如下:(1)贺兰山高山草甸可分为三个群系,分别为珠芽蓼群系、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而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群系,不同群系(或亚群系)的群落结构和环境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2)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之间的界限约为海拔3200m,而珠芽蓼群系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偏阴坡,与海拔关系不大;(3)14个频次大于50%的物种在排序图上的空间分布反映了这些物种最适宜生境的位置,而且与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了对兽药生产企业进行人员在岗培训的必要性,对实施在岗培训的基本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兽药企业进行GMP现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on the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and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in rats with epilepsy established by pentetrazole. METHODS: The sub-eclampsia dosage of pentetrazole (PTZ) was used to make epilepsy model.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group was given from stomach. The enduring time and latent period were recorded. The immune reactivity of IGF-1, NF-κB/P65 and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were measur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TUNEL method. RESULTS: In high power sight (×400), there were much more apoptosis cells in hippocampus and brain cortex of model group (18.80±2.13, 16.87±2.00)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0.97±0.52, 0.58±0.25). The expressions of IGF-1, NF-κB in mode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the latent period of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group at the 17th, 21th, 25th days were longer (P<0.05, P<0.05, P<0.01, respectively).There were less apoptosis cells in hippocampus and brain cortex of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group (12.30±2.46, 10.48±1.33) than those in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NF-κB/P65 in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model group, but the immune reactivity of IGF-1 increased more distinctly in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group than that in model group. CONCLUSION: IGF-1, NF-κB and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may have play a role in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TZ-induced epilepsy.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can suppress expression of NF-κB strongly, and facilitate the immune reactivity of IGF-1,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restrains the apoptosis of nerve cells caused by epilepsy to prevent the damages of nerve cells.  相似文献   
107.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近40年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具有代表性的17个雨量站的近40年旬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其降水量变化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沙粗沙区降水量年内分布集中,季节差异大;区间降水分配不均匀,且可分为三种明显不同的类型。各区降水量近几年来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播种密度对地膜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天水地区大田设置6个播量水平,观测不同密度条件下地膜小麦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并与露地小麦相对照。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最高总茎数、基部节间长度是有规律的增加;地膜小麦的单株分蘖数、最高总茎数的变幅较小,而露地小麦的变幅较大;基部节间长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地膜小麦的增长较快;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均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地膜小麦的变幅较小,而露地小麦的交幅较大;叶面积指数、叶片功能期,地膜小麦和露地在密度交化过程中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籽粒饱满指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二者有相同的趋势。而粒叶比则露地小麦的变幅较大;倒伏程度以露地小麦的变幅较大。  相似文献   
109.
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derogatae Watanabe是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幼虫期的一种重要内寄生蜂,对棉大卷叶螟种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运用人工接虫观察法研究卷叶螟绒茧蜂对棉大卷叶螟幼虫的寄生行为。结果表明,该蜂搜寻寄主的时间平均为2.38 min,处理寄主的时间仅需0.86 min;寄生寄主的最适龄期为寄主2龄幼虫;对1龄幼虫的致死率达32%,但其寄生率仅为16%,其余16%的个体为穿刺致死。饲喂蜂蜜水能显著增加该蜂的产卵量,延长其产卵历期和增强其穿刺能力。寄生蜂的寄生能力与寄主密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型:在寄生蜂均为16头/m~3雌蜂条件下,当寄主密度从80头/m~3增加到320头/m~3时,寄主的被寄生个体数随之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超过320头/m~3后,寄主的被寄生个体数反而随寄主密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0.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大小麦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对其防治还没有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自从成功地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防治小麦全蚀病以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防治该病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措施[1]。近几年,内生菌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但对其防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作者对健康小麦上获得的5株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及其培养:小麦全蚀病菌9826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简称Ggt)与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